搜索此博客

Translate

喜乐与叹息

我们常看到一些研究统计,不同国家和地区的“快乐指数”有显著差异。有趣的是,这些数据并不与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成正比。许多物质丰富的国家,反而拥有较高的文明病发病率,如忧郁症、焦虑症等,令人不禁思考:现代生活真的带来了幸福吗?

那么,什么才是真正的喜乐?我们不妨先澄清:快乐与喜乐是否等同?
现代人往往把快乐视为满足感——一顿美食、一场派对、一次旅行,都会带来片刻的欢愉。然而,我们都知道,人生中难以如意的事十有八九。疾病、失落、破裂的关系、自然灾害……当这些临到时,你是否还能快乐?你是否曾见过人在苦难中依旧平安喜乐?

原来,喜乐与快乐虽相似,却有本质差异:
快乐是短暂的、外在的,易随环境改变而动摇;
喜乐则是内心的宁静,是持久的、不受环境影响的属灵恩典。

谁不渴望拥有这样的平安喜乐呢?那在这个堕落的世界里,我们如何做到“常常喜乐”?

世人常说:“知足者常乐。”这的确是真理。一个知足的心,能减少抱怨,增添感恩。台湾作家林杏子,自幼患严重关节炎,经历残疾之苦,却在《喜乐年年》一书中列举了许多令她感恩的事。她写道:“在短短二十多年的生命里,我或许失去了许多,但绝不是一无所有。我深知生命的可贵,在于它同时包含了许多美好的元素:健康、事业、亲情、友情、爱情、智慧、名誉……我们不能仅因失去其中一样,就怀疑整个人生的价值。” —喜乐不是否认苦难,而是在苦难中仍看见祝福与盼望。

我们应该了解,常常喜乐并不意味着我们时时刻刻都充满欢愉。现实中,我们会经历身体的病痛、人际关系的裂痕,以及灵魂深处无法满足的渴望。这些失落提醒我们:今生所享受的,不过是天堂荣耀的微光预尝,真正的满足唯有在永恒里才能完全。

当我们愿意接纳人生本是“叹息劳苦”的旅程,我们的心也就更容易安静地信靠主。在盼望中成长,是信徒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。失望本身也许正是在告诉我们:我们内心所盼望的,是世间无人能给予的。从渴望的痛楚中,我们体会保罗那份热切等待主再来的心情。正如罗马书 8:18 所言:“我看现在的苦难,与将要向我们显出的荣耀,是无法相比的”。

就如我在国家公园登山时,当疲惫袭来、几欲放弃,是终点那令人向往的美景鼓舞我继续前行。同样,今日属世的道路常有意外与颠簸,但那天堂荣耀的盼望,将激励我们勇往直前。正如登山途中我期待终点的美景,我们也怀着属天的盼望,奔走在信仰的旅程上。




海鹰写于 2025年7月
—文章内容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